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2020年全国劳模|张华:突破技术壁垒,创造全新调试检修技术

来源:中工网
2024-05-16 14:53

当前,长三角沪苏湖高铁、沪苏通铁路二期等新线建设正稳步推进。日益“丰满”的铁路网,带给旅客方便的同时,也给全国劳模、“最美铁路人”称号获得者、长三角大工匠、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动车段调试车间工长张华,以及他所带团队的动车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列标准动车组有近50万个零部件,任何一个“器官”出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动车组的安全运行。作为我国第一代动车组机械师,张华长期扎根高铁运维一线,钻研动车组调试和技术革新工作,创新性提出以动力单元为对象的全新调试检修技术,大幅提升了检修效率,目前该项目已从和谐号推广至复兴号,累计直接创效逾亿元。与此同时,动车组因检修周期缩短,增加了上线运用时间,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技术创新助力调试效率翻倍

动车检修有着严格且复杂的工艺,分为1至5级修,级别越高难度越大。3级及以上为高级修,以往,高级修(三级修)有两种工艺模式,一种是整列调试检修,另一种是拆开调试检修,整列修场地要足够大,拆开修费时又费力。怎样才能利用现有场地,把车修得又好又快呢?无论吃饭还是走路,张华脑子里都一直在琢磨新的检修模式。一个休息日,他在商场里看到有小朋友在摆弄玩具火车,想拼几节就拼几节,突然令他茅塞顿开:动车组的调试检修是不是也能通过灵活组织,从而最大程度释放检修产能?

回到岗位上,张华立即开展调研分析,排摸出自由组合的技术瓶颈,先后设计出三套方案。“整列动车组一旦分解,网络通信和供电环路中断,列车大脑难以激活,有电作业无法同步开展,检修效率势必受到制约。”为此,张华和同事们反复研究、论证、实验,最终历经一年攻关,研发出了动车指令控制器,打通了动车组拆开分解后的通信环路,实现了对“列车大脑”的接管,首创了以4节车厢为一个动力单元的检修新技术,让动车组高级修变得更加灵活高效,整体检修能力有效提高,调试效率成倍增长。

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修车就像看病,张华就像“全科医生”一样,带领团队负责对动车组进行全方位的功能验证,排查处理各种问题,保障动车组以最优的状态上线运行。他认为,“新时代的工匠需要创新,一个人技术技能再高,创造的价值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把技能转化为创新力,发挥的作用可能是巨大的。”

近年来,张华还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冲破国外技术封锁,攻克70余项核心技术,获得国家专利38项。“车辆设备可以引进,但检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在缺少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张华坚持自主攻关,从分析部件故障现象入手,开展对部件原理构造、通信逻辑等攻关,在全国铁路率先实现了一系列动车组部件的自主维修,摆脱了国外生产商的制约,更好地自我保障动车组运维现场。这些年来,张华带领团队逐步构建起一套具备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电力电子部件的检测维修体系。

“个人的成绩离不开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培养和团队的支持,相信铁路会越来越好,在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今后将继续带领团队攻关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为交通强国贡献铁路力量。”张华向记者说道。

劳动报记者 李成溪

责任编辑:杜亚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