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匠汇·2023年“兵团工匠”|史衍贺:高压线上的“尖兵”

来源:兵团日报
2024-05-14 13:31

原标题:

史衍贺:高压线上的“尖兵”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永杰

“临近假期,大家要仔细检查设备,防止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上午前往七师胡杨河市开会,下午又要到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检修设备。4月28日,新疆锦龙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输变电维运中心电气工程师史衍贺一如既往地忙碌着。

史衍贺个头不高,肤色略显黝黑。32年来,他兢兢业业,勇挑重担,带领职工完成各等级线路建设及改造工程40余个,累计参与架设改造高低压线路近1000公里,参与变电站新建和改造工程20余座,带电作业50余次,挽回电量损失700万千瓦时。

1992年,史衍贺从新疆伊犁州技工学校毕业后来到七师电力工业公司下属供电公司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外线工开始干起。“外线工有时要进行高空作业,我首先要克服恐高心理。”史衍贺说。从5米高度开始练习,10米、20米……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他逐渐克服了高空作业的恐惧。

史衍贺在110千伏铁塔上指挥抢修设备(资料图片)。朱建华 摄

在一次农网改造项目线路施工中,要将一基110千伏的铁塔立在农田中。由于农田在冬灌,机械车辆无法进入,史衍贺和施工人员决定放弃机械施工,先将6吨多的塔材人扛肩背运到200米开外的安装地点,再一根一根组装起来。经过3天的努力,一座20多米高的铁塔拔地而起。

接着,史衍贺又承担了奎北铁路移线改造工程的施工任务。当时,由于施工现场地下水位高、地质松软,25吨吊车陷车严重,无法前进。根据以往经验,要用钢板垫路,这样容易损坏棉田。经过商量,他和同事利用废旧木电杆、槽钢把吊车垫起来,慢慢移动到杆位,将电杆立好。

“工作环境、条件变幻莫测,传统工作方式不一定都能适应,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娴熟的技能,还要有创新、求变的能力。”史衍贺说。

2015年,史衍贺被调到新疆锦龙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模式、工作状态、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新的困难和挑战接踵而来。

史衍贺刻苦钻研变电设备原理,学习掌握高压电气试验仪器的操作技术。在此期间,他还系统学习了变电站继电保护、直流电源、各种断路器、互感器等知识。

2017年春季检修期间,史衍贺在对城中变10千伏1002断路器进行预防性试验时,断路器动触头上有几个火柴头大小的烧灼痕迹引起了他的注意。通过观察,他判断烧灼痕迹是触头接触不良导致发热引起的,随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排查,最终查明了原因,及时避免了一场设备事故。

2022年,新疆工匠史衍贺培训工作室成立。如今,工作室20名电工高级工的理论与实际技能均得到很大提高,并全部获得变压器检修工技师证书。

践行工匠精神就要有一种传承和担当精神,既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心中根植家国情怀。史衍贺总说:“只要怀着爱岗敬业、服务客户的初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