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滚动新闻>>正文
在经受大考中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水平
2020-03-01 10:00:11来源: 求是

  这是一次“灰犀牛”和“黑天鹅”交织叠加的典型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这是一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阻击疫情时间之紧迫、任务之艰巨、规模之超大,世所罕见。

  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砥柱中流、领航定向,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疫情迁延的不同阶段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每天都作出口头指示和批示”,从战略和战役上,从不同角度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科学部署,推动疫情防控形势朝着积极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充分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这场大考,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法治建设、应急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月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月1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针对性部署。《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一文,就是这两篇重要讲话的节选。这篇重要文章立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放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大局,一手抓法治,一手抓改革,双向发力,双管齐下,既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的急需,更着眼于未来长远的治本,在坚持依法防控、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文章贯穿着浓厚的忧患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目标导向,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要求“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针对行之有效的做法,要求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形成制度性成果,为依法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金钥匙”,是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指南针”,彰显了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战略思考和谋划。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

  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也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力武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就是一次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推动各项工作,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大实践。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深刻阐明了依法防控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依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措施严格管理,各省区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0多个省份临时加开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依法做好防控工作的决定,各地各部门依法依规防控疫情,依法维护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在工作中真正体现了法律的引领和震慑作用。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也一度在法治上出了问题,出现了“防控措施朝令夕改”的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严重妨碍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对此不满意”。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就“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在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抓紧修订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健全完善执法管理体制及职责,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在现行法律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加重处罚。这是完善健全法律体系、推动依法防控疫情的一个重大举措,也为下一步相关法律的修改定下基调。

  在执法司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下要求:一是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二是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三是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四是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五是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六是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疫情发生后,针对法治领域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各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危险源控制、交通管制、停工停业停课、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等应急处置措施,严厉查处了一批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扰乱医疗秩序、哄抬物价、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为抗击疫情、保持社会基本面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截至2月25日,全国检察机关共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涉疫情刑事犯罪6144件8243人;受理审查逮捕1673件2010人,审查批准逮捕1430件1688人;受理审查起诉1167件1431人,审查提起公诉869件1029人。

  在尊法守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提出两方面要求:一方面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疫情防控情况复杂,利益诉求多样,尤其需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司法部发出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的通知,各地提供不间断线上免费法律咨询服务,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易发多发的邻里、物业、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推行方便快捷的“网上办”、“掌上办”,为疫情防控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依法防控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关键在抓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条具体要求: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积极主动履职,抓好任务落实,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

1 2 3 共3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